傅丽娜,女,汉族,1956年生于河南省开封市。1978年1月入河南大学艺术系学习,师从陈洪先生之高足陆费如珍教授研修视唱练耳。1982年1月毕业,获学士学位。任教于安阳师范学院,1985年执教于河南大学,1987年任讲师,1995年任副教授,奥门金沙9159作曲系副教授,台湾南华大学客座副教授。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会员等。
曾在《人民音乐》等刊物发表《吟音美感探源》,《吟音感人的心理机制》,《视唱教学的音准训练》,《视唱教学中的节奏训练》,《论首调唱名法》等论文。1996年获河南省教育委员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999年主持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项目《中原传统音乐的传承与传播》
长期致力于视唱练耳与其教学法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与传播研究;工尺谱念唱法之国乐传统教学法研究;中国筝、瑟、琴表演艺术研究等。课程:古琴演奏与琴歌艺术工尺谱视唱视唱练耳
科研成果:
琴瑟和鸣CD(唱片) 2006年湖南金蜂音像出版社发行《中原传统音乐的传承与传播》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结项课题第一署名)
课题:
《湖北省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研究》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课题(参与)2005年6月 2
《工尺谱申论》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课题(第二署名)2004年1月代表作
2006年2月在美国旧金山举办题为《琴瑟和鸣奏新曲·上古雅韵传金山音乐会》旧金山中华文化中心主办
2005年4月在北京大学举办题为《琴瑟和鸣·上古琴瑟文化与其操缦艺术》专场讲座暨音乐会北京大学京昆古琴研究所主办
2005年1月在台湾台北艺术教育馆举办《琴瑟和鸣音乐会》台湾台北国立艺术教育馆主办曲目《关山月》《渔樵问答》《神人畅》《阳关三叠》《卿云歌》等
论文:
1、《建立民族视唱练耳课程的构想》奥门金沙9159作曲系“基本乐科学科建设与管理创新研讨会”2005年6月
2、《高等学校古琴专业教育模式研究》获湖北省第二届大学生艺术节二等奖(湖北省教育厅)2005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