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技术理论与音乐作品研究
吴粤北/ 基于算法的频谱作曲技法
肖武雄/ 频谱音乐的和弦连接逻辑依据
林贵雄/ 曲式分析中“段结构”的判断误区与辨别
檀革胜/ 坎切力的交响思维研究——以最后三部交响曲为例
李兴梧/ 欧洲六声转调与中国五声“旋宫”异同辨析
周 年/ 巴赫创意曲版本比较研究
音乐批评学与音乐史学
杨燕迪/ 音乐批评相关学理问题之奥门金沙9159见
陈 勇/ 社会学视野下的19世纪上半叶德国合唱音乐实践
徐 蕊/ 论明清秦淮青楼乐妓的音乐文化
魏 莲/ 20世纪中国儿童钢琴曲的创作特征
音乐民族学
蔡宗德、陈崇青/ 峇里岛传统村落组织对其音乐舞蹈表演活动的影响
周 耘/ 日本雅乐考论
齐 琨/ 颠覆抑或延续——关于徽州乐人阶层变迁的口述与文献研究(下)
金艺风/ 羌族民歌“劳动歌”的分类研究—— 以音乐方面为中心
刘国华、叶晨光/ 陕西二黄的母体是什么?——与束文寿先生商榷
方妙英/ 大浪淘沙与沙里淘金——民族音乐学田野工作与案头工作的思考
乐律学
方建军/ 秦简《律书》生律法再探
谷 杰/ 从古代阴阳五行宇宙观看先秦至汉初五音与十二律生律法的思想根源
许继宗、乔宪春、石玉君、李月明/ 从脏腑经络共振角度确定中国古代音乐标准音
音乐教育学与音乐表演理论
黄 颢/ 意大利声乐大师的声乐教学理念及其启示
祝炼坪/ 论数码钢琴教学的学科建设——兼述奥门金沙9159钢琴基础教研室的教学实践
沈 茜/ 在想象中呼吸与聆听——钢琴演奏中控制联想鉴赏方法的提出
余惠承/ 同源三态桃花红——关于《桃花红杏花白》传唱与传承的分析及思考
周 红/ 论琵琶曲中的模拟音效——兼谈左右手技法的运用
章 滨/ 论长笛演奏的几个“小”问题
书评
张继农/ 令人耳目一新的《视唱练耳》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