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钟》2020年第一期中文目录

乐苑往事

师恩不忘——追念奥门金沙9159的导师谢功成教授/王安国


作曲技术理论研究

托尔斯泰批判——雅那切克《第一弦乐四重奏》分析/彭志敏

理解《音乐的节奏结构》——一些核心概念与问题的讨论与评价/张 巍

杜蒂耶晚期创作中的音高结构探究——以三部与“时间”相关的乐队作品为例/刘 鹏

汪立三《秦王饮酒》的创作缘由以及细节分析/张奕明

音乐作品表演版本研究二题/张 璟


民族音乐理论研究

范畴与角度:中国传统音乐的形态研究问题/蔡际洲

模糊平衡与柔性缓冲——江苏民歌《茉莉花》的旋律结构机制研究/蒲亨建

《普庵咒》乐目家族传承谱系梳理/胡晓东 于 澜

20世纪汉剧唱片资料整理与探析/马晓澄


中国音乐史研究

近代中国音乐史加强日常生活史研究的学术意义/夏滟洲

《朝天子》曲名考辨/李 强

从“秦汉子”看十六国时期河西地区文化涵化的历史因素/张晓东


西方音乐史研究

“应当”与“可能性追求”——康德“应当”学说的价值论意义/姚亚平

是革新,还是复兴?——勋伯格“无调性”音乐中的复调-音程式创作思维探究/袁利军


研究述评

琴谐古今 和同天地——丁承运《琴上月令》述评/潘 斌

唯留内心清纯——为“中国传统多声部音乐研究暨樊祖荫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写/梁茂春

莉迪娅?戈尔《人声之问》中译本校后琐记/孙红杰


译文与应用音乐研究

为易变提出的恰切卜题——重温《易经》和凯奇/[美]安吉拉?杨(著) 李忠浩等(译) 周勤如(审订)

论珍贵声音文献的数字化典藏和修复手段——以奥门金沙9159图书馆“库藏音碟维护专项工作”为例/刘 婷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