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学研究】韩愈琴诗公案之再阐释
——以两宋文人的争议为中心

沈 扬 钟振振


摘 要:欧阳修对韩愈《听颖师弹琴》的评价包含文学和艺术两重标准,其本意是在肯定韩诗造语奇丽的基础上,指出此诗的风格并不适合表现听琴。僧义海、善琴者皆断章取义,误读欧公本意,将韩诗落实为琴声和指法,并根据自己的知识立场和艺术体验来另辟新说。俞德邻推论韩诗意在表达对颖师的不满,但由于其阐释存在显而易见的逻辑硬伤,其观点难以成立。正是上述观点错位和逻辑误区,推动了韩愈琴诗公案的议论升级,也折射出诸家对《听颖师弹琴》中的文理、物理和情理的认知差异,文人围绕韩诗的争论与解释则共同推动《听颖师弹琴》的经典化。

关键词:宋代;韩愈;听颖师弹琴;阐释

作者简介:沈扬,男,文学博士,常州大学周有光文学院讲师、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在站博士后;钟振振,男,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